西西河:六年非升即走,要滚蛋了

饭粥天下

我就想吐吐槽减减压

魔都,985的高校,听起来比较热门的专业。12年辞掉第一份工作,以面试成绩第一的身份欣欣然回国。

签个六年非升即走的合同,也没带怕的,姐回来就是为了学术理想的呀,13年顺利拿到教育部项目。

可是,不对诶,为什么我得每周上16-18节课,陷在无休止的备课改作业接待学生里?为什么第一年竟然还算试用期,课时费砍半?为什么一年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十万,比读博的奖学金还少?为什么我跟不实行六年非升即走的同事拿相同的钱,但是承受多得多的压力?为什么领导表示欣赏的方式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行政工作,例如兼任科研秘书、给领导起草章程做PPT等等,都压在我头上(PS:还没钱)(再PS:做了五年后表示补给我五千块津贴)?为什么学院里大家都在各做各的事,根本找不到人讨论研究的问题?为什么财务处资产处的流程那么难跑,就像薛定谔的猫?为什么职称评审的政策也像薛定谔的猫,说变就变,拼的不是成果是人品吧?为什么我要拿着卖白菜的钱,操着卖白粉的心?

我真的后悔了。

可能学校大领导听到了我的腹诽和怨念吧,咔嚓一声,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挥了下来,按照六年的线一刀切下来,我,就马上要滚蛋了。

我可谢谢你啊,牛校,祝你前程似锦啊,早日实现世界前二十,哦不是,世界前十强大学的梦想。小人物如我,只好圆润地滚粗了。

嗯,可能我要谢谢它的,是给了我一个魔都户口,另外,16年开始吃药治抑郁症的钱也基本都靠医保了。

没什么感情,也没那么在乎,所以本来也没什么情绪。可是同事比我还激愤,比我还紧张,每日数问我是否找到下家,真的……很有反作用。今天在微博上喷了一轮“高校老师又清闲,钱又多,不要太爽”的言论,觉得还挺减压的。再找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,继续吐吐槽减压。毕竟刚停了药,不希望这么快又回去。

给河里的外宾们讲讲怎么混体制内吧

体制内体制外都混过,回头想想,有些事情真是一把辛酸泪。

体制内,尤其是重点高校这种比较体面的地方,内部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。单就招聘来讲,看似公平公开,里面也很多门道。本校子弟这种就不说了,其他的如知名大佬的得意弟子,省市领导打招呼送进来的人等等。此外,不知道是不是我国高校的特色,有的人看起来年纪跟你差不多,算学术辈分,人家已经是你师娘了。再加上各种历史渊源和恩怨,这里面的门道别,说是外边新来的,就是在里面的人三年五载都不见得能搞清楚。门门道道搞不清,轻一点的被挤兑,狠一点的能让人进铁床(参见山东大学陈哲宇)

先在从宏观层面讲,国家给高等教育投了这么多钱,必然要求kpi,现在各个高校kpi竞争也是很激烈的,为了kpi,可以说是花样百出;微观层面上讲,国家投的钱,基本被各个学术圈的各个山头瓜分,学术成果的评定,也是大大小小山头勾兑。所以说,会混关系抱大腿比单纯业务能力要重要得多。因为只有抱住了大腿,才能接触到比较好的资源,别的不说,科研成果挂在重点项目下,发论文容易,评成果也容易,多来几把,kpi不就上去了。否则你当个体户单打独斗,那就难多了,尤其楼主这种刚回来的,基本是两眼一抹黑。

混体制大致有几重境界:纯靠自己悟,是一层境界;关键时候有人能给你点一下,又是一层境界;点拨了之后,还能扶一把送一程,又是一层境界;当然最牛的,是全程保送的那种。那些以为自己能力强,然后任劳任怨卖力气干,展现出自己能力,就能获得领导青睐的,那是学生思维,图样图森破。为啥,领导可不是糊涂蛋,一波新人过来,都是什么门里,人家心里一清二楚。背景够大的,直接可以搞因人设规,因人设岗。业务能力弱,找大佬带着呗,第一作者署不了,署个第二第三作者还不行么。就像楼主质问的:“为什么职称评审的政策也像薛定谔的猫,说变就变?”这都是故事啊,玩的就是你们这帮傻孩子。牛群那个相声怎么说的来着:说你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;说不行,就不行,行也不行。

过去呢,老实孩子还有编制这个玩意罩着,可以论资排辈慢慢熬,再不济也能混个老黄牛之类的称号。现在编制没了,不主动抱大腿,搞政治投机,会越来越难混。至于没背景的屌丝怎么混关系,那就五花八门了。地缘学缘这是一层,发展跟领导相同的爱好,跟领导的夫人混个闺蜜,就算没师承关系,也强行拜个师父,再狠一点的,认个干爹干妈这又是一层;陪领导唱个歌跳个舞,找个由头喝个交杯酒,豁得出去的直接奔师娘的位置去,这又是一层。当然,也许领导看面相感觉是你个干大事的,也许领导算了八字星座血型感觉跟你搭,就直接提拔你了;或者干脆几大山头争持不下,最后推人畜无害的出来,这种可能也有。总而言之,体制内获得升迁,那是个玄学,不奋斗十有八九不行,奋斗不见得有成果。

最后,国内教育医疗这块,是铁了心要学美国,不过最后学下来,总是变味。就像这个非升即走,说起来各种高大上,实际上是把青椒当临时工了,六年功夫狠劲榨一通,然后一脚踢开。

这些都是老美学术界的常态,欧洲不知道,可能没那么赤裸裸

国内学术界现在几乎全盘COPY老美,回去不适应的多半在美国没有经历过圈子内各种人事政治斗争,还是一腔热血,书生意气,经历了,想通了,就好了。

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通,老美也有想不通的,圈子里有个小牛,恃才傲物,向大牛发展过程中怎么都拿不到项目,得了抑郁症,某天把各路大牛和基金委痛批一顿后上吊而去,害得全美同行捐款给他两个娃筹大学学费,最后收获某大牛评语 “老子要像他那样想不开,死了好几回了”

另,在美15年血泪经验,混学术圈傍大佬最重要,我们每次换院长,底下一群系主任和想当系主任的立刻八仙过海,“爱好,闺蜜,师娘”等等套路全有。基本上两三年内,院长家小区里会有N个系主任/教授买房入住,周末跟老大打个球,居委会上扯两句,自然就是熟人了。

说说我在一个211高校非帝都的经历

我在美国学术界飘荡多年,算是在火坑专业,TENURE-TRACKED的位置一直是僧多粥少,运气也不好,一直没有拿到,最后顶着夫人强烈反对的压力,带着太太孩子回来了。到了一个211高校非帝都的学校。当时北上广成都都有OFFER,而且都是985,直接给教授的位置,但由于孩子上学问题。就跑到这个211高校,因为孩子上学不发愁了。另外,关于夫人就业问题,985高校只答应帮忙,不答应解决。我去的211学校给我三个地方挑,档案馆,图书馆和一个学院。所以这个也是从了的最大原因之一。可能和楼主不同,我起点高些,环境竞争不那么激烈。但回来应该感受都差不多。

第一是公私在国内很难分开,尤其是QQ和微信,刚回来特别不习惯。感觉随时被骚扰。第二是科研和安家,我当时运气尚可,回来后由于年龄原因,前青没有,只是省部级的人才称号,解决了好大问题,因为买房和启动经费都解决了。所以我的感受是名校出身,有点好文章,比较好混。第三是行政事务,我的感受是年轻老师做点行政是必然的,刚来,多为大家服务,混个脸熟,但一定要把握好度。我觉得一定不能影响你的科研。适度拒绝是必须的。但也要和群。第四是适应问题,国内的生活在我看来,可以做到和国外没有区别,当然我可能站着说不腰痛,我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和实验室,虽然不大。我基本就是开车上下班,和学生谈话,做点行政事务,写本子和文章,很单纯。楼主或者刚回来的海归们以后签合同要特别小心,我个人其实不是很喜欢年薪制和考核制,因为国内确实如楼主所说,变化太快,比如今年晋升副教授,需要海外一年的留学经历,过一年,可能又取消了,这些非常折磨人。

另外,我最大的感受是带学生很累,确实是斗智斗勇,孩子们很浮躁,因为学校不理想,当然我自己选的就要承担后果,就必须花很多时间自己努力,我经常晚上11:00还在办公室写文章。

以上,共享一下心得。

又想起刚回国的时候一些荒谬而可笑的事情了

当初交了博士论文,奖学金也就停了。于是我找了份半研究性质的工作,等着论文外审结果,差不多半年以后才正式答辩拿到学位。又过了几个月,我就应聘回了魔都。没有国外的正式教职或者研究职位,也没有博后经历,我回来就不算引进人才,走的是普通应届生聘用流程。

9月入职,按理说就从9月开始发工资了。可是学校人事处说,你户口没办好,没有社保账号,我们没法给你发工资。我问,那办户口我还得从北京留学服务中心调档案什么的,需要好几个月,中间这几个月的工资以后会补发吗?人事处的老师看着电脑,眼睛都没抬,说不补发,没这个先例,不能超过合同签订的时间往前补发。后来,我在几个政府衙门之间来回奔波的路上,终于忍不住哭了一场。

事情的结果也是很有中国特色,学期快结束的时候,我的户口终于办好了,去人事处交材料的时候,那里的老师突然说,哎你们今年进来的运气可好了,上海市人事局改政策了,你前几个月的工资可以补发了。积蓄即将告罄的我,对于“做的不是白工”这件事是感恩戴德的,深感皇恩浩荡。

一切都是“薛定谔的猫”啊。

上海有个浦江人才计划,专门给留学归国人员申请的,回国两年内申请。第一年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部项目的申请上了,浦江项目没中;第二年我打算认认真真申请浦江计划的时候,突然有个新政策出台——已经拿到学校或省市以上资助的人不能申请,于是刚拿到教育部项目的我就傻眼了。

我感觉国内高校对于海外人才,还是倾向于摘果子式的引进。有成果的、有一定地位的、能带技术或者资金来的,待遇确实有的谈,但是刚毕业的青果子在面对学校的时候,真的没什么议价空间。

整个国家都是建立在劳动力高强度上建立的经济奇迹

国内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,真正有偿加班根本做不到。要么是白干,要么就是富士康那种搞法,基本工资特别低,逼着你去赚加班费。

国内现在是小夫妻起早贪黑玩命赚钱,老人要出钱(买房)出力(带孩子)支持晚辈,维持住一个平衡。但这个平衡是非常脆弱的,比如老人得了大病,比如小夫妻有一方失业。

就这样,庙堂上还不满,饭缸整出“六个钱包”理论,要把小年轻祖辈的棺材钱也算计进来

自己在美国工业界也混了几年了,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

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有次面试,面试官问我了一个问题:"如果领导给了你很多任务你做不完怎么办"

我说"加班做啊"

面试官说,"你错了。你应该和领导说你做不完。第一,你做不完工作会耽误整个部门的进度。第二,你老加班会让你burn out. 领导很多时候不一定很了解每个任务需要的时间,所以你要是做不完一定要和领导说。“

后来我工作之后一般也尽量把握。比如刚刚入职的时候,有的老员工偶然要我帮忙。一般小活得话,第一次我都尽量帮了,搞好关系。但是如果有人觉得我好说话的话,第二次还来找我,我就直接拒绝了,告诉他们如果真的特别需要我帮忙的话,让他们去找领导,让领导同意才行。

领导要是给我多加任务到完不成的地步,我也直接和领导说我怕完不成影响整体进度。这样一般领导也比较注意了,真有紧急情况需要加班的话,发加班费也比较痛快。有的那种很烂的活,化时间还没啥功劳的,我偶然干一下可以,多了我就跟领导说了我不想干这活,领导就派给别人了...

反例就是有的新来的年轻人,从来不说no,结果被领导派了一屁股烂活。

当然了我这些也谈不上经验,因为自己混得也就一般,mm随便看看就好

另外我觉得要是还想混在高校的话,去个二线城市或者二线高校,估计凭你的实力可以直接副教授了,有了tenure别人就不能把你怎么样了,估计也能过得不错

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letscorp.net/archives/130724

发表评论